「洪荒之力」在短短一個晚上,已從一句回應記者的說話演變成全城熱話,更登上了微博熱搜榜,而游泳女將傅園慧也於奧運期間在國內爆紅,從運動員搖身一變成了「網紅」。傅園慧令很多網民紛紛仿效,更有公司想找她當KOL(Key opinion leader)宣傳自家的品牌。到底「網紅」和香港人常說的KOL有什麼分別?從事網上營銷的Sam便在網上找了很多不同例子,試從這些例子去了解「網紅」與KOL的不同之處。
在內地,「網紅」是指在某個領域小有名氣或因一些事件突然爆紅的人,最近的傅園慧就是個好例子,誇張的表情、說話口直心快的爽朗性格令她當上「網紅」,不過這種「網紅」的熱度往往只能維持一段短時間,大概只有一到兩個月不等。而且關注「網紅」的人沒有共通點,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可能是受眾。奧運閉幕後,傅園慧的曝光率、關注度與討論度也逐漸減退。
KOL在內地統稱 「大號」,當中包括明星或某個領域大有名氣的人。就名氣而言,「網紅」與「大號」的分別是「大號」的形象已經深入民心,而「網紅」給大家的記憶往往只有行為、表情或金句。除了名氣外,另一個着眼點就是受眾,「大號」的受眾通常有特定的年齡層、性別或興趣,這個分別對於品牌投放廣告資源有重大影響和啟示。
香港本土品牌如果想捉住某個熱潮在內地進行推廣,就要準確的投放不同的資源到「網紅」與「大號」身上。Sam以「洪荒之力」為例子,建議客人在微博的博文上加上標籤,提高博文的曝光率,同一時間配合與目標客戶群相關的「大號」宣傳。Sam用簡單的方法便可推高客戶品牌整體的曝光,從而達致廣泛傳播的效果。所以從商業的角度出發,每個品牌在投放廣告資源時,也應先仔細考慮,不應盲目地「抽水」,才可以在讓受眾有共鳴的同時,進一步提高品牌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