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如前文所说,未来的网红趋势,会开始由炙手可热的关键意见领袖(Key Opinion Leader,KOL)渐渐倾向微型意见领袖(Micro-influencer)。 但无可否认,KOL仍是大众追捧和期盼的对象。
早前有个调查访问了数百位小朋友,近四成受访者表示渴望成为KOL,希望更多人认识自己、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,就像ben sir、达哥这样。 或者不少人更会认为,成为KOL的好处,是轻易得到品牌的赞助,包括金钱上和产品上,形成名利双收的效果。
然而,在KOL风光背后,其代价往往是需要更小心处理个人言行和道德行为,始终他们就像半个公众人物般,只要稍有不慎,便足以随时在这个网络营锁新时代中制造出关公灾难。 因为在社交媒体盛行后,网络上所有各个小众能迅速团结起来,于某个热话上集中讨论,化成巨大的力量。
例如最近一对本地著名的KOL夫妻宣布离婚,结束十年长跑,在众人还有谈论非常可惜之际,已有不少「连登」网民极速起底,发现原来故事背后还涉及第三者,让事情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,出轨的一方被迫删掉自己的Facebook帐号,暂时结束她的KOL身分。
又例如年前一位「日本通」的香港KOL于日本居酒屋的失礼行为,被老板放到网上公审,其后迅速发酵,被香港网民炮轰他是「香港人之耻」,即使后来他见事态严重,后来亲自到店内道歉,才勉强平息事件,但这件事已对他的形象造成重大冲击。
事实上,要成为令人一直心悦诚服的KOL,在日常处事和于网络游走时,必需同时看重道德、法理和人情三方面,在三者间取得平衡才可,毕竟在如今卖家主导的市场环境下,网民的媒体互动往往扮演关键的作用。 成也网络,败也网络。
KOL必须以更高的审查标准应付平时的一言一行,而如果真的触发了灾难,切勿怠慢及以硬碰硬,需及时交代事件及表现出「人情」的一面,化危为机。 当然,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,避免下次「关公」的到来,这样才能扎实地以KOL身分发光发亮。